《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80年((乐器》杂志编委会★文/张茂林弋=I卜-.丽千禧之年又传佳音.国家轻工业局业已批准,《乐器》杂志明年将再登新高,由双月刊改为月-f,J。作为一个曾经为之工作、奋斗了20多个春秋的老编辑,可说是欣喜有加。此时此刻.回首一下过去,眺望一下未来,想必是件有意义的事。┏━━━━━━━━━━━━━━━━━┓┃.誊≥;臻荽j≯雏未毒o。。薯毒j誉┃┃[]l≯.7一:┃┃≤≤夔囊童,-=o曩:;┃┣━━━━━━━━━━━━━━━━━┫┃m●■"■●瞳一■H-阻硼置∞-┃┣━━━━━━━━━━━━━━━━━┫┃┃┗━━━━━━━━━━━━━━━━━┛1972年初,文化大革命进入第七个年头,一切的一切依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想塌下心来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还不是那幺容易。然而就在此时,北京乐器研究所的领导班子做出了一项至今令人称道的决定:为了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增长知识,促进乐器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自筹资金.编辑出版一种技术性内部刊物《乐器科技通讯》(从第二期起更名为《乐器科技简讯》)。这就是我们如今还在出版的《乐器》杂志的前身。创刊号在当年3月面世,首页为大号红字毛主席语录,是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以及“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等的论述。刊文中亦不乏“文革”时期特有的语汇和硝烟味。然而就是它,源源不断地向乐器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向文艺团体的音乐工作者报道了国内外最新乐器成果和科技动态,受到读者好评和欢迎。这本刊物最终成为乐器行业和音乐界不可或缺的传递信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的园地。粉碎“四人帮”之后,迎来了科学与文艺的春天。1976年12月,受轻工业部委托,北京第一轻工业局在京召开全国乐器工业科技情报座谈会。邀集各省市重点乐器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共谋行业发展大计。会议商定:成立全国乐器工业科技情报网;1977年起将《乐器科技简讯》更名为《乐器科技》,改以全国乐器工业科技情报站的名义出版;并建议由辽宁省营口东北乐器厂、天津市乐器厂、上海市手管局民族乐器一厂、上海市轻工业局文教公司、广东省广州市乐器总厂、四川省(具体单位当时未确定)、江苏省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北京乐器总厂及全国乐器工业科技情报站等七个地区的九个单位组成《乐器》杂志编辑委员会。从此.在轻工业部的关心、支持与直接指导之下,刊物定期召开编委会议,制订和把握办刊方针,落实选题计划,密切刊物与厂家的关系,解决组稿、供稿、采一访等诸项问题。在编委会和编辑部协同努力下,刊物很快步入正规,编辑、出版质 rI.1一匡’‘35:、,j;妻:忑:‘誉一i量明显提高,内容更加丰富,选题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日后进八国家正式刊物行列打好了基础。 i980:公开发行走出国门70年代末,期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经国家科委批准,《乐器科技》作为轻工系统第—批公开发行的部级行业科技刊物,于1980年实现邮局订阅(改为双月刊)。1981年更名为《乐器》,并与中国国际书店签定合同,开始向圆矽r发行。借助于邮局这种开阔而通达的发行渠道,加之适当调整了刊物版块结构与选题内容,使之更具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发行量迅速由原来的不足5000册一下子猛增到余册。订户由单纯的专业人员波及到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和大、中学生。海外发行也不同凡响,一出手就达到400余册、大部分发行到香港(80余册)地区以及新加坡(50余册)、日本(20余册)、美国(20余册),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也有一定数量的订户。台湾的读者则是通过香港或托朋友代邮。还有一些海外读者直接与编辑部联系定购。《乐器》公开发行以后,日显其在行业及音乐界的重要地位。在国内各种音乐刊物林立的80年代,乐器刊物仅』挥着特有的作用。它在科学和{制造与乐器演奏之间架起一座主的桥梁,把科学家、艺术家和制到一起,共同致力于行业的发展繁荣。下面摘录几段读者、作者的话内容,从中可见其对《乐器》爱与期望:“刊物使我增加了知识,开I拓展了思路.已成为我的挚友。厂的技术人员)“乐器改良是关系到我国民途的大事,刊物及时报道各种乐1980年杂志编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