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兵工学会是1964年成立的具有人民兵工红色基因的学术团体,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范长江、书记处常务书记王顺桐、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五机部部长邱创成等军队和地方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应邀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兵工学会就是在这样的高起点上开启了繁荣学术、凝聚队伍的神圣使命。“文革”时期,学会工作被迫停止。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中国兵工学会正式恢复活动。
回顾中国兵工学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学会工作只有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会工作只有紧密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依靠广大会员,才有其旺盛的活力;学会工作者只有牢记使命,尽职尽责,才能不断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一、中国兵工学会主要工作回顾
几十年来,中国兵工学会秉持学会宗旨,继承和弘扬人民兵工优良传统,围绕学会主业开展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为我国兵器科技工业发展和兵器学科学术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学术交流方面,学会曾于上世纪80年代围绕2000年兵器科技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就武器装备发展态势、军事斗争准备、未来作战需求等开展了一系列交流研讨活动,为新世纪兵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引领。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受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学会遇到了很多困难。尽管如此,各项工作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申请设立了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启动了兵器学科发展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了院士推荐提名、人才举荐工作,建立了会士和高级会员评选制度。通过中国科协搭建的“学术建设与学科发布专项”平台,开展了兵器学科发展研究和兵器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兵器学科已经进入《学科分类与代码》(GB/T—2009)国家标准,实现了兵器学科在国家学科划分标准中零的突破。
由于兵工学会的特殊属性,国际交流一直是学会的短板。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学会把目标锁定在国际弹道大会上。通过精心策划,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05年成功取得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的承办权[1]。大会于2010年在北京隆重召开,获得圆满成功,突破了西方国家不允许在中国举办重要防务会议的禁忌,为中国国防科技领域开放交流打开了一个重要通道,由此也开创了中国兵工学会国际交流的新局面。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学会抓住机遇,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王大珩、杨家墀、陈能宽、杜祥琬、何德全、张履谦、胡光镇和王越等院士,撰写了《关于在不对称状态下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建议》,《建议》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后受到重视,很多观点被写进《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科协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工作,指出:“科协和学会就应该在这类重大的事件中及时向中央阐述科技界的意见和建议,供中央决策。”《建议》获得中国科协优秀建议一等奖。
在科普方面,学会联合中国科普所共同举办“世界兵器大观”科普展,参观人数超过150万人次,引发了举办地的兵器热;学会主办的《兵器知识》杂志成为国防科普领域的一面旗帜,月发行量一度超过43万份,多次获得国家优秀期刊奖;学会参与“西部科普”行动计划,推广利用军工技术开发的雷弹灭鼠技术,获得“金桥工程奖”。
与此同时,《兵工学报》杂志的学术影响力逐年增大,创办了《兵工学报》英文刊[2],学会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工作与成绩为兵器工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兵器学科繁荣做出了贡献。学会也因此被民政部授予5A级科技社团,被中国科协评选为优秀全国学会。
二、有为方能有位,有位更要作为
尽管学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弯路,由于个别时期部分学会领导对学会宗旨、意义、使命和任务的认识有偏差,一度使工作重心偏离了学会主业,学会的状态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影响力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于2011年及时调整了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会党委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如下共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学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兵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渴望,国家对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兵器行业对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期待,都为学会拓展工作空间、发挥社会团体的独特作用创造了条件,学会工作大有可为。思想统一后,学会调整了工作重心,提出“贴近科研一线、推动自主创新、服务兵器发展、促进学术繁荣”,以会员为本,在党的领导下,实施民主办会、科学家主导学会的工作指导方针,对学会未来发展目标做了战略谋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