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导读

两岸绿色兴农的实践与展望海峡两岸农业绿色发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0

0 引言

在两岸经济关系中,农业交流与合作是诸多产业中最自然、最持久、最基础的交流与合作[1],是科技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先行重点领域。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增强两岸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岸农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11 月5 日,由中国农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福建福州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两岸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关键领域、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探索以及两岸农业合作的先行领域展开专题报告,为推动两岸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真知灼见,是促进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和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1 农业科技向绿向优新成效

农业科技的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是从根本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2-3]。当前,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取得重要进展[4]。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聚焦农业生产重大需求,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注重从技术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了农业与科技融合的系列突破。

1.1 作物优良品种选育

良种选育是从投入品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的制高点[5]。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这其中,南繁育制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孵化和加速作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陈冠铭研究员报告指出,中国40%的水稻制种产自南繁,南繁见证了中国作物穿梭育种、生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各个时期的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南繁育制种已向经济作物、水产、动物畜禽、中草药等各领域延伸[6-7]。众所周知,杂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生产当中,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杂交种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必须杂交第一代种子才能留种,不像常规稻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制种成本,农民也需要年年重新购买。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报告指出,近期,中国首次在杂交稻中创建了无融合生殖体系,获得了杂交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从无到有的突破,这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为未来简化育种程序、降低杂交作物生产成本、扩展杂种优势利用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奠定基础[8]。

1.2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保护和发展协同共生,好的自然生态本底,孕育蓬勃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在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保育。农药减量增效是农业绿色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有数据显示,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节省30%的农药和90%的水资源。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立平研究员报告指出,新型病虫害防控需求驱动下的绿色植保技术呈现3个特征,即农药绿色化、施药精准化以及防控预警化,2014—2019 年,中国植保无人机由400余架增加到5.5万架,预计2020年的作业量将达到约6667 万hm2,同时,精准化、智能化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随着技术、政策、市场等有利因素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植保无人机还将迈入高速增长阶段[9]。

1.3 农业生态系统保护

不仅植保需要统防统治,农业废弃物治理和污染防控也需要从单向模式向循环利用、单点防控向流域统筹转变,这其中,种养结合获得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沈玉君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及,发达国家注重以地定畜、以养促种、种养平衡,粪污就地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施用到农田,并且制订了详细的粪肥农田施用技术规范。十四五期间,中国也将探索粪污处理和农田利用全链条的养分平衡管理,避免过量施用有机肥导致环境污染[10]。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张晴雯研究员报告指出,传统农业高投入高产排、种养脱链的发展模式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循环与流域统筹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亦即必须在流域或区域尺度内,建立种养系统物质高效循环、生产与水环境相适应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系统性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11]。

2 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新探索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两岸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因地制宜、绿色引领、创新驱动为基本原则,在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一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