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导读

抽象雕塑创作之思空间事物情感哲学数理科技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6

抽象雕塑艺术在人类艺术发展进程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有着哲学思想的、独特情感的、数理逻辑之美的艺术空间之中。

抽象雕塑是空间的艺术,抽象雕塑家是在空间中造物,也是空间的营造者。并善于创作赋予想象的空间艺术作品。大千世界皆是空间之态,空间极为之妙,我们人类现已探知的空间有着维度层级,分有一维、二维、三维、四维……至多维空间。且低维度空间被高维度空间所承载,高维度空间在低纬度空间里产生投射。抽象雕塑家应是善于审视和经营空间维度的,我的老师朱尚熹教授很重视雕塑的空间维度问题。他提出:“好的雕塑是要能够‘转’起来看的”。在我抽象雕塑创作中,也常对雕塑的空间维度进行思考和实践。每当创作时,根据自己的作品构思,先用铁丝或用电脑软件,做折线或曲线,在空间中探寻其维度。尽量寻求最大的维度空间,满意后,再进行创作,这样使作品能够获得很好的空间架构。

雕塑的空间有正空间和负空间之分。正空间是指雕塑本身对空间的占领,负空间则指雕塑周围的空间及雕塑架构间的空隙,即虚空。我认为,若要把握好雕塑的空间,就必须要注重和精心营造雕塑正空间的架构,以及负空间的经营。好的雕塑空间是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占领和延展正空间,同时,要追求最大范围内的虚空围合。也就是说,雕塑的正空间是需要占领和延展的空间,而雕塑的负空间是要进行流动围合的空间。这样的雕塑空间很有力量。朱尚熹教授常指出:“雕塑空间是要有能量的”。

雕塑的空间维度不仅有物理层面的问题。还有我们人类的思想、意识、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有其维度,并相互交织。同时,也一直在空间乃至时空(即空间+时间)中游走和穿行。这就使得雕塑家在创作中,应着重考虑作品与人的关系。包括:作品与人的尺度关系、人游览作品的位置和距离、人的视觉角度与对作品的触摸位置、作品的营造形态与架构给人的心理感受、作品的材质和颜色给人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等问题。

我们人是通过自身的感知系统认识世界。现已知感知系统分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我们的大脑则是这些系统的终极工作站。科学家们发明科学仪器设备,运用科技手段探究空间所在及空间中的事物。而艺术家对世界万物却有着独特的审视方式,他们调动各种感知机能欣赏空间及空间中的事物。他们调动视觉来赏识空间中的色彩,驱动触觉来体味空间中形体的美妙,调动听觉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音符。并且,他们善于调动内心情感和思想去审视和珍爱世间与万物。对雕塑家而言,应善于体味和探究世间万物的物理性、生理性、心理性等情形状态。进而,在创作中,应对雕塑作品的物理空间、生理空间、心理空间等方面要做全面把握和经营。

当今,艺术形式众多且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抽象雕塑艺术独树一帜,是有着彰显哲学维度的独特艺术。它寻求揭示世间事物之本、阐释事物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剖析事物内外因变化、解构事物间发展的屈从矛盾等。在我的抽象雕塑创作中,常思考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创作。河洛之图书即是中国古老的数术学,通纳和描述了数的逻辑、方位及数理空间之相,这是中国古老的数术哲学。易学设阴阳、列五行、系天干、统地支,推演万物时空易相;堪称中国传统哲学之经典。再有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深深注入我们民族血脉之中,他高智慧的通纳和定义世间万物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空·明》庞渤

空间中到处呈现着事与物,二者共存于空间之内。事以物而生,是物皆有事。雕塑家运用艺术手段来表现空间中物所发生的事,即是再造的事物,这是他们的创造。这种造物有着人文的形、色、神、情。抽象雕塑家讲求提取事物之本,寻求事物本性之态。物乃天之造化,则从于天,源于空无。人类一直在探寻世间万物之本出,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归结为数”。“数”是我们人类的发明,是我们探究生存环境和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开启了我们的智慧,通过数的逻辑理念了解万物、揭示万物、推演万物。抽象艺术的先驱者康定斯基将客观世界的各种形态归结提取出点、线、面,点线面即属从于数理几何。如此,万物皆可以数表之。艺术也可以数表之,无论具象、意象、变象或抽象的艺术。这便将艺术创作理念带入了数的美妙空间里。